酸洗磷化是一種表面處理工藝。對于不銹鋼管來說,酸洗主要是去除不銹鋼表面的氧化皮、鐵銹等雜質,而磷化則是在不銹鋼表面形成一層磷酸鹽保護膜,這層膜可以提高不銹鋼管的耐腐蝕性、潤滑性,并為后續的涂裝等工藝提供良好的基底。
檢查和清理:首先要對不銹鋼管進行外觀檢查,查看是否有明顯的物理損傷、裂縫等問題。將不銹鋼管表面的灰塵、油污等雜質清理干凈。如果有油污,可以使用堿性清潔劑進行清洗,然后用清水沖洗。
酸洗
酸洗液選擇:常用的酸洗液有硝酸、氫氟酸的混合液等。硝酸可以去除氧化皮,氫氟酸能夠溶解不銹鋼表面的硅化物等頑固雜質。例如,硝酸和氫氟酸按一定比例(如硝酸:氫氟酸 = 4:1)混合,具體比例要根據不銹鋼管的材質和實際污染情況來確定。
酸洗操作:將不銹鋼管浸泡在酸洗液中,浸泡時間一般根據管材的規格、表面污垢程度等因素而定,通常在 10 - 30 分鐘左右。在酸洗過程中,要適當攪拌酸洗液,確保管道表面能夠均勻地與酸洗液接觸。同時,酸洗過程要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,因為酸洗液會產生刺激性氣味和有害氣體。
酸洗后沖洗:酸洗完成后,立即將不銹鋼管從酸洗液中取出,用大量的流動清水沖洗。沖洗時間要足夠長,以確保將殘留在管道表面的酸洗液完全沖洗掉,防止酸液殘留對管道造成腐蝕。
磷化
磷化液配制與選擇:磷化液一般含有磷酸二氫鋅、硝酸鋅等成分。根據不同的磷化要求,可以選擇鋅系磷化液等。例如,一種常見的鋅系磷化液配方中,磷酸二氫鋅含量在 30 - 50g/L 左右,硝酸鋅含量在 100 - 150g/L 左右。
磷化操作:將沖洗后的不銹鋼管放入磷化液中進行磷化處理。磷化溫度通常在 60 - 90℃之間,磷化時間在 10 - 20 分鐘左右。在磷化過程中,不銹鋼管表面會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一層磷酸鹽保護膜。
磷化后沖洗與干燥:磷化完成后,用清水沖洗管道,去除表面多余的磷化液。然后將不銹鋼管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自然干燥,或者使用低溫烘干設備進行干燥,溫度一般不超過 100℃,避免過高的溫度損壞磷化膜。
質量控制
外觀檢查:酸洗磷化后的不銹鋼管表面應該均勻,沒有明顯的酸洗痕跡、斑點、銹蝕等缺陷。磷化膜應該完整、連續,顏色均勻。
膜厚檢測:可以使用磁性測厚儀等工具檢測磷化膜的厚度。對于一般的防護性磷化膜,厚度通常在 3 - 10μm 左右。
耐腐蝕性測試:采用中性鹽霧試驗來檢測酸洗磷化后的不銹鋼管的耐腐蝕性。按照標準試驗方法,將管道樣品放置在鹽霧試驗箱中,經過一定時間(如 24 - 48 小時)后,觀察管道表面是否出現銹蝕、腐蝕斑點等情況,以此來判斷酸洗磷化工藝的質量。以此來判斷酸洗磷化工藝的質量。